红瓦屋,燕尾脊,离平潭澳前对台客滚码头一公里处,一片闽南风格建筑引人注目。大陆第二个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即将在此建成运营。18日,近300家台湾企业提前“入驻”,参展为期一周的“2013平潭·台湾商品交易会”。
牛轧糖、凤梨酥、台湾西柚、高山茶、文创工艺品等原汁原味的台湾商品,纷纷亮相交易会,吸引千名经销商、万名民众慕名而来。
在大陆“盛名”已久的台湾牛轧糖此次“当仁不让”,展位前人气旺盛,来自台湾基隆的老板陈志达忙得不亦热乎。陈志达的牛轧糖已经“登陆”近两年,因为主打手工制作,生意“做得不错”。
初尝甜头的陈志达,有意继续扩大大陆市场份额。恰逢平潭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运营在即,“这是一个机会”,陈志达对中新社记者说,“听说平潭对我们台胞有最优惠的政策,而且是要打造成为台湾商品进入大陆的主通道,这样我的产品就可以销往更多地方。”
陈志达直言,参展更大的目的在于了解“传闻中的平潭”,以谋划落户平潭。
无独有偶,主打台湾保健产品的谢雪如此番参展,与陈志达有着一样的初衷�!捌教兜挠呕菡呶颐峭ü教宥加辛私�,我们也都在很认真地考虑到平潭来发展,因此这次一听说有交易会,大家就很有意愿借这个机会,到这边来做考察�!毙谎┤缢怠�
台湾商品卖到大陆,谢雪如并不担心销路的问题�!傲桨兑患仪�,大陆对于台湾产品的接受度比国际品牌要来得高�!毙谎┤绫硎�,目前她担心的是运输成本的问题,“平潭离台湾那么近,又是走船,应该能够解决这部分问题�!�
运输对于水果商蔡老板来说,同样至关重要。“我的水果一年销往大陆300吨,多数是在厦门登陆的。”蔡老板说,平潭进出口农特产品市场建起来以后,台湾水果搭乘“海峡号”到平潭,原本两天的运程缩短到一天,对于需要保鲜的水果来说,无疑是最大的优势。
按照大陆给予的优惠政策,“平潭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”对原产于台湾的粮油食品类、土产畜产类、纺织服装类、工艺品类、轻工业品类及医药品类等六大类商品每人每天有6000元人民币的免税额度;“对台进出口农特产品市场”则主要经营台湾水果及两岸名优农特产品的批发零售。
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副主任周青松介绍说,在上述两市场的前期招商过程中,台湾工商界特别是中小企业反应踊跃,已经报名拟入驻的400多家商户中就有六成台湾商户。
“我们将继续丰富台湾元素和旅游元素,以期带来可观的人流、物流�!敝芮嗨杀硎荆壳捌教墩昵肟缇车缱由涛袷缘�,争取在小额商品交易市场叠加跨境电子商务政策,推动形成两岸“三通”之后的“第四通”,即电商网上交易互通。(记者 郭熙婵)
[责任编辑:朱媛媛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