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学离校时间早,难倒不少双职工家庭。南京市实行“弹性离�!敝贫群�,有超过5万名学生参加“弹性离校”,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,也充实了小学生的课外生活。目前南京“弹性离校”多为学校自管自办,学校面临不小的人力及经费压力。如何把弹性离校这件好事办好,记者进行了探访。
下午5点左右,位于江苏南京市栖霞区的丁家庄小学校门外一下子变得拥挤起来,陆续有家长持卡来接孩子离校�!拔颐嵌际撬肮�,以前孩子3点多钟就放学了,总是要请假早早去接孩子。”二年级孩子的家长朱女士坦言,正在实施的“弹性离�!敝贫然航饬俗约旱母旱�。
日前,南京市政府下发通知,2017年春季学期开始,南京市所有公办、民办小学从每学期开学第二周起实行“弹性离�!敝贫�。据悉,冬季上学时间段的托管结束时间原则上为17点,非冬季上学时间段原则上为18点。
超过5万名学生参加,以接受延时照顾服务为主
下午2点40,南师附中新城小学南校区二年级的课程已结束,陈宇轩和同学们在学校大厅集合道别后,再由老师领回设置在一楼食堂的“安心驿站”,在学校值班老师及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生志愿者的看护下,翻开课外书开始阅读。不时有其他年级参加“弹性离�!钡难嚼�,走到铺上了蓝色桌布的桌前,安静地写作业或者看书。
“以前放学早,即使上了足球社团也是下午3点多就放学了。我妈妈没有办法那么早赶过来;爸爸在公司工作,有时就偷偷来接我到他单位里待着�?墒悄抢锩挥行』锇榻涣饕裁挥型际榭梢钥�。”陈宇轩告诉记者,现在母亲5点钟来接他,家长可以安心上班,自己也可以过得很充实。
南师附中新城小学南校区校长侯俊东介绍,筹备工作从寒假就已经开始,开学第一周,凡正常放学后按时离校有困难,由家长依照学校相关规定自愿提出书面申请,经学校批准后均可延时离校。
实际上,为了缓解“接送难”,南京早在2013年就已试点“弹性离�!�,在过去三年中,“弹性离�!泵磕昶骄�1万多名学生提供了延时托管服务。此次全面实施,从主城区试点向城乡所有小学全面推开。
按照要求,各区政府为本行政区内“弹性离校”工作的实施主体,承担主要职责。针对三年试点过程中经费短缺、人力不足等困难,南京教育部门在市财政局、市人社局支持下,逐条制定解决方案。市区两级专项资金将按每生每年不低于400元标准落实。根据各区初步汇总数据统计,本学期南京全市参加“弹性离�!毖�5万人。
“弹性离校期间,各校不得进行各种形式的补课�!蹦暇┦薪逃指涸鹑怂�,各小学主要为学生提供延时照顾服务,安排专人照管学生自行复习、作业、预习和课外阅读等,严禁借机组织开展学科性集中教学。
各校探索多种组织模式,安全因素为首要考虑
据介绍,“弹性离校”操作模式可以由学校自管自办,具体工作主要由校内教师承担;可以实行自管他办,由学校进行统一管理,具体工作主要由志愿人员和外聘人员等承担;也可实行社区管理、学校参与等组织模式。
本学期从申请对象看,一二年级学生占大多数;从管理方式看,学校自管自办占大多数。例如在保障房小区配套的丁家庄小学,由于辖区内外来人口较多,没有老人同住,且双职工家庭单位距离较远等,在全校1042名学生中,有超过1/3参加了“弹性离�!�。
该校校长张玲介绍,“弹性离�!毖殖�9个班,每个班均由一位老师值班。全校67位在职老师,除了怀孕或生病等个别老师外,能值班的全部安排轮流值班。有些家长5点钟还不能准时来接,则会把学生拼成一个班安排一位老师值班到更晚时间�!把:图页ぷ罟匦牡氖前踩侍�,毕竟由自己学校的老师管理更让人放心。”
自管自办的学校确实存在一定的人力及经费压力,对此各校也在积极应对。下午将近5点半,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北面的一排教室,还有两间亮着灯,到了5点还在等待家长的孩子被分成两组:没有完成作业的继续完成作业,已经完成的可以在隔壁教室有序观看儿童剧。一位60多岁的老教师拿着对讲机与门卫对接,核对家长已到的孩子名单。“为了减轻在职老师的工作量、不影响日常教学安排,2014年起返聘了5名退休老师,每小时给予80元的补贴,一年从办公经费中支出近20万元�!庇胃鹘中⊙Ц毙3ぶ煊赂嫠呒钦�。
政策鼓励学校通过购买服务的形式,吸引各区关工委、文化艺术科技体育等领域的机构和团体提供公益性服务。南京建邺实验小学与一家社会教育机构达成合作协议,由该机构派遣专门的老师,在学校图书馆内照看孩子。“教育机构也是以公益为主,通过与学校合作这种模式,能形成较好的口碑,这是一种双赢�!备眯8涸鹑颂寡�,对于引进社会力量的“自管他办”模式,更需完善安全管理制度,明确外聘人员聘任程序和法律责任,确保学生在校人身安全。
专家建议引导培植社会机构,多元共建促进政策完善和持续
对这项民生政策,采访中,大多数家长都表示了肯定和支持,希望可以长期持续、更加完善。有家长提出,冬令时很多人下班时间都在5点以后,能否将离校时间延后一点,家长在6点钟之前把他们接走;有家长提出,除了自习之外,最好再安排科学技术、文化音乐等活动,合理安排“弹性离�!钡恼舛问奔�。南京市教育局局长孙百军表示,教育部门还将和市区财政、人社等部门一起,不断优化政策细则、加强管理服务,尽力让这项教育民生工作落实办好。
“如果没有社会各界的配合、仅靠学校来解决孩子们放学以后的安排,是难以长久的�!苯照蚪兄猩铰沸⊙3ち跽盘寡�,家长有不同的需求,而这也是一些社会机构存在的市场。他建议,“他管他办”模式可再细化和明确,例如学�?梢宰魑斡氲闹魈逯�,承担有限责任;少年宫等机构来学�?�,学校、社区活动中心等出场地、器材,在基础性的公益活动之外适当收费。
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张男星说,“弹性离�!钡募壑挡恢皇枪芾硌目魏笫奔�,更在于通过各种方式丰富学生的课后学习生活。为此需要加大对社会教育机构的培育,规范其参与学校教育的资质,让更多社会教育机构参与“弹性离�!贝吹目魏蠼逃�。
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邱建新认为,这一政策的实施,不能“一头热”,而需要积极整合社区、学校、教师、志愿者、专业社会组织和机构的力量共同参与,实现社会共治�!按友邮蓖泄艿侥芄惴嚎狗岣坏纳缤呕疃�,还需要方方面面逐步准备的过程�!蹦暇┩夤镅=淌χ焐破急硎�。
[责任编辑:韩静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