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海南网9月22日电 据南国都市报报道,60年前,�?诘姆构荻忌堆�60年来,�?诜构莸牧餍胁松加心男┍浠�18日下午,省烹饪协会邀请了一批60岁以上的老名厨欢聚一堂,开了一次令人“垂涎三尺”的座谈会。参会的老名厨年纪最大的已经80多岁,最小的60多岁,这些当年执掌着�?诟鞔笮∶凸莸拇蟪�,用每个人最基本的需求——吃,描绘了�?�60年来百姓生活的变化。
解放初期私营餐馆继续开
据了解,新中国建国初期,国民经济处于恢复调整时期,私营企业得以保留。因此,解放初期的�?诓鸵担廊皇且越夥徘暗囊恍┧接凸菸�,慢慢地进行改造。这些餐馆包括琼南酒楼、利南酒店、长安酒店、中华西菜馆等,数量不多,但对于当时仅有二三万人的�?诶此担丫欢嗔�。
省烹饪协会秘书长林俊春告诉记者,那时候市民极少有人上餐馆吃饭,餐馆的客人大多都是生意人。菜色方面,大多以海南本地风味为主,与现在偏向粤菜风味不同,那时候餐馆里的菜虽然不够精致,但更有海南风味,比如烧鱼肚、炒鱿鱼丝、墨鱼丸、白切鸡、小炒菜、炸肝卷等,原材料上都是选择鲜活的,现宰、现杀、现做,讲究口味清新,原汁原味�!罢ǜ尉硎堑笔弊盍餍械男〕粤耍弥碛凸胖砀危旁谟凸镎ǎ慵恕�。林俊春说,当时海口最红火的是一家名为利南的酒店,也就是1958年更名为南岛风味的酒店,位于中山路与新华北路交界处,当时是引领海口餐饮风味的一家名店。
据介绍,解放初期的私营餐馆进行改造后,有些变成了国营的,有些变成了集体的。1955年后,�?诘牟凸莩杀对龀�,从业人员有1320多人,当时一年的销售额有400万元。
改革开放外资进入�?诓凸�
记者在大厨们的座谈中了解到,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,�?诘某寂傻焦愣�、香港地区交流学习,�?诓凸莸牟松苍诼岣坏耐�,也加入了更多粤菜风格�!拔母铩逼诩�,�?诘牟鸵导负跆げ讲磺�,林俊春告诉记者,当时餐馆里人很少,而且完全没有所谓的服务概念,客人完全是自我服务,自己端菜打饭,提倡“菜肴简单化、服务大众化”�!拔母铩焙螅?诓鸵德指�。1979年,海口餐馆国营、集体、个体的加起来共130家左右,从业人员1700多人。1985年,外资第一次进入�?诓鸵�,慢慢地,东湖宾馆、华侨大厦等酒店的餐馆开始红火起来。“那时候人们最流行的就是喝早茶”,林俊春说,这个从香港流传过来的饮食方式,让很多市民趋之若鹜。而当时,�?谝苍缫丫鱿至吮狈讲��!氨狈焦荨被蛐砘褂衅渌�,但大厨们都不约而同地称之为“北方馆”,饺子是他们对这家饭馆印象最深刻的一道“菜”。
建省之后下馆子成家常便饭
在座谈会上,谈到�?诓鸵嫡�60年来的变化,让大厨们最感慨的就是,现在的餐饮业实在太多元化,丰富得让人看都看不过来。
林俊春告诉记者,现在�?诓凸萘至�,解放初期根本无法想象到餐馆吃饭的平常百姓,现在已经把下馆子当成了家常便饭,就连过年都要早早预订一桌年夜饭。而且现在在�?�,不再是简单的中餐、西餐之分,各地的风味一应俱全,甚至日本风味、韩国风味等外国风味的餐馆也出现了不少,还有肯德基、麦当劳等西式快餐,让人吃都吃不过来。(南国都市报/刘艳 何国鹏)